臨床心理工作紀錄:藝術治療紓壓團體

by 可玟

為期兩個月,每周一次,以藝術為媒介,和成員們踏踏實實的進行自我探索:過去、現在、未來;同儕、人際、自我。
我很喜歡帶團體,因為每一個團體的成員組合都不一樣,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帶來的諸多影響,在團體次數足夠時,隨著時間和帶領,個體和團體將迎來許多不同和變化,這就是所謂的療效。

起/

大部分成員沒有參與過心理團體,對往內探索的抽象引導感到困惑,也對揭露分享感到緊張。
對於藝術創作,大家既習慣也想要畫得完美、像,也期待老師能對此提供指導甚至協助。

承/

可惜自我探索並沒有標準答案,我也無法替任何人代言。
不過,我們不是美術課,也不會打分數。很感謝成員們的信任及參與,我們在引導中,試著跟隨自己的感受跟想法,並表達。
透過作品及口頭分享,以及團體特有的動力與成員之間的回饋,對自己有更多的接觸與了解。

轉/

~放下對寫實的追求、對完美的想像,發現自己很自由。例如想表現出彩虹,不一定要照七條顏色畫完,對我自己來說是彩虹就可以了。

~發現別人「看」不懂沒關係,因為我們不只有一種途徑與人溝通,我可以好好說,大家會好好聽。

~試試看沒用過的媒材,發現自己喜歡跟不喜歡的感覺及原因

~想看看沒想過的問題、注意過去沒注意過的事情。

~對失望、沒辦法的事情,咀嚼並慢慢醞成新的認知

中間一度成員間爆發衝突,然後我們發現,哇,每個人真的都很不一樣,而溝通也真的很不容易。
但就算是張力那麼大的衝突,也能被好好處理,而且背後也是出於為了別人好的心意。

合/

最後回顧時,成員們紛紛表示感受到團體的陪伴、見證、互動充滿了意義及力量
也意識到自己的探索跟揭露很有意義,且發現認知有彈性時的美好

-一開始表示不想聽別人的事情的成員,在畫作中感謝大家一起經過了個人生活中很多起伏的兩個月。

-自述因生理限制而不愛說話的成員,每次都認真和我討論作品及感受。

-成員回饋,在團體中畫出的作品,她深深記在腦海裡,難過時就回想一下,就能感受到作品背後的意義,進而感到平靜

-還有成員問我:老師,以後還會有這種團體嗎?我還想參加~

最後一堂課時的作品,主題是「這兩個月上課的感覺或印象深刻的事情」。
有困惑的、安心的、舒服的、被滋養的感覺,也有紀錄每一個轉折的。

很感謝大家願意信任我與團體。努力靠近、呈現自我,真誠分享及互動的模樣,真的好美麗、好讓人感動啊~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