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與貓頭鷹 桌遊

心理教案-貓與貓頭鷹|The Brainy Band

延續前一篇「小可愛」所訓練的「數量概念」,
「貓與貓頭鷹」進一步的帶領玩家點算,以及更多進階的能力!

桌遊資訊

桌遊類型:幼兒與兒童桌遊、點算、視覺搜尋與比對、記憶、注意力與抑制
遊戲人數:2-5人
遊戲年紀:4歲以上
遊戲時間:10分鐘
代理商:機本玩意OBOi

桌遊特色

①3個大木棋子、3顆木骰子、30張幽默的貓與貓頭鷹卡片

②訓練能力:點算、視覺搜尋與比對、注意力與抑制、手眼協調、記憶、細心

③多領域的能力訓練、許多玩法,一盒抵多盒

明夷工作室-IMG 9477

桌遊玩法(從初階到進階)

點算與視覺搜尋

動物卡牌背向上形成一疊,玩家們輪流翻開一張卡片,

並擲屬性骰子,數出卡片上的該屬性動物數量,
如:四隻藍色的動物!此玩法主要考驗直觀的點算

或擲數字骰子,數出卡片上和數量對應的特定屬性動物,
如:兩隻橘色的貓/兩隻貓頭鷹!此玩法較需要耐心及衝動抑制

心理師說💬
可以競爭比誰找得快、也可以輪流或合作一起找。
戶外或車上遊玩時,也可以撤除骰子、改以口頭出題,一樣可以玩。

記憶

類似玩法1,翻開卡片後大家一起瀏覽十秒後,將卡片翻面。
一位玩家擲屬性骰子或數字骰子後,
搶答剛剛卡片上的動物屬性或數量。
答對的人可以得到卡片,卡片最多的人獲勝。

心理師說💬
我個人覺得這個玩法比較難一些,如果想調整難度的話,
可以翻開時用便利貼遮住幾隻動物,讓需要記的數量變少。

反應與衝動抑制

使用大木棋子,最吸睛的玩法。
一樣將卡牌整疊放在中間、輪流抽、只擲數子骰子,
玩家們要去搶和骰子數量相同的動物「屬性」的木棋子。

但是如果出現的是只有一隻超大動物的卡片,
則要去搶它「沒有」的屬性的木棋子。

當然,也可以再結合玩法2,變成記憶版。

心理師說💬
我滿喜歡這個小反轉,讓玩家記得有時要做習慣以外的事,就是衝動控制啦。
找「沒有」的屬性的規則,也適合變形來放到各式遊戲裡面,
像大風吹,吹沒有戴帽子的人--你也可以交替著要玩家們找
「沒有橘色圓點貓頭鷹的卡片」在哪裏、「有藍色條紋的動物」在哪裏。

我喜歡的原因

✔️一盒抵多盒

我相信每位早期療育治療師手邊都有訓練衝動抑制、記憶力、反應力的遊戲,
《貓與貓頭鷹》很成功的將這些訓練整合成一盒,
讓備課時可以很有彈性的調整教案、
不用換媒材就可以評估與介入多樣能力,非常方便!

當然,這對家長來說也超方便!
想帶遊戲出門,但不想大包小包時,一盒抵多盒的遊戲就是首選。
配件不多、取收都很方便。

✔️記憶廣度:7±2

貓與貓頭鷹是俄羅斯心理學家設計給他的孩子玩的,
我猜這也是每張卡片上有7隻小動物的原因,
熟悉認知心理學的夥伴應該一下就注意到這個魔法數字:
1956年,心理學家Miller研究指出人的短期記憶大約能記住7±2單位(組塊,chunk)的資訊,
例如7±2個單字、詞彙、圖片等。
之後的學者也針對這項發現,做了各式各樣的研究,
包含有哪些能增加記憶廣度的策略(Chunking)?(例如:複述、將組塊間再連結等)
有沒有甚麼因素會影響這個記憶廣度?(例如:複雜度、可近性等)

也有像Cowan (2001)的研究提出不一致的看法,
他認為年輕人的工作記憶能力為4個組塊,兒童和老人又更低。

所以,如果你或你的孩子玩時覺得上面有七張圖實在太難了,
放輕鬆!有很多記憶的好方法,也有很多因素會影響,可以一起探索。
當然,多多練習也會有成效。

小結

如果這樣一盒抵多盒的遊戲也能在你的生活派上用場,
我大力推薦這款「貓與貓頭鷹」。

我正在與機本玩意合作開團《貓與貓頭鷹》喔!
活動只有2025/4/8-15,
歡迎追蹤「百年好玩:臨床心理師玩桌遊」臉書粉絲專頁,或點入此行文字,把握優惠價!

推薦對象

家長、老師,還有喜歡酷酷貓咪貓頭鷹的所有人!


這樣實用的遊戲,是否也吸引著你呢?
若喜歡我的教案與分享,歡迎追蹤我的FB,或是明夷工作室的IG,
可以更即時的收到我們的消息、和我們互動喔~


文章分類: 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