桌遊俄羅斯娃娃

心理教案-俄羅斯娃娃Matryoshka|Simple Rules

跟前一篇介紹的「大頭娃娃」一樣是娃娃系列,
玩法卻截然不同,是讓大家一起動起來的熱鬧桌遊!

遊戲資訊

桌遊類型:卡牌遊戲、幼兒與兒童桌遊、派對桌遊、視覺搜尋、反應、觀察與模仿
遊戲人數:2-6人
遊戲年紀:5歲以上
遊戲時間:15分鐘
代理商:機本玩意OBOi
BGG評分及連結:6.6

遊戲特色

①20張可愛的大頭娃娃卡,與40張各式顏色的題目卡

②訓練能力:視覺搜尋與比對、反應、手眼協調、觀察與模仿

③大家一起動起來!愛睏、破冰、需要抓緊注意力時的好幫手!

遊戲玩法

將20張俄羅斯娃娃卡展示在桌上,顏色卡洗好後整疊放在桌子中間。
玩家們輪流翻出中間的顏色卡,每當翻出一張顏色卡,
其他玩家須盡快找到身上有這三種顏色的俄羅斯娃娃卡,
模仿卡片上俄羅斯娃娃的動作
最快完成的玩家可以得到該顏色卡,最後得到最多卡片的玩家獲勝。

我喜歡的原因

聽完遊戲規則,就覺得很有畫面對不對!
✔️簡單、好教、易上手
✔️難得可以動動身體的桌遊
✔️大人也不會覺得無聊,甚至會覺得可愛好笑、想錄影!
光這樣就是個值得購入的兒童/家庭/派對遊戲。

更進一步來說,帶領活動的家長、老師們更是適合這款遊戲,因為:
✔️善用遊戲特性,就能輕鬆的控制成員的分數,分配跟引導成就感的取得
✔️即使有愛睏、害羞、動機較低的成員,也能因為任務簡單、氣氛熱鬧等原因順利地自願加入遊戲
✔️調整規則後,長者、色弱、認知障礙的玩家也可以在其中得到樂趣!
非常推薦這款給各位~

我會這樣用

難度增加

衝動抑制及自我監控的訓練,最適合在自認習以為常、順理成章時偷偷冒出來。
摸耳朵簡單、舉右手簡單,但是如果是
✔️在不對稱的卡片出現時,要擺出和卡片左右相反的動作
✔️只有在紅色出現時,除了比動作以外還要大喊「紅色」
✔️派一個人當搗蛋鬼,負責每次都要擺出跟卡片上不一樣的動作來干擾其他人
這樣還簡單嗎?XD

人數增加:十個人都沒問題!

這麼歡樂的遊戲,如果大家一起玩,一定更好玩了吧!
可以投影在大螢幕上,比賽誰最快完成,一定會讓氣氛更熱鬧!

如果再融入搗蛋鬼站在螢幕旁邊,
只有在帶領者喊「搗蛋鬼」時,大家要比的動作不是卡片上的、而是搗蛋鬼比的,
哇光想就覺得太熱鬧了XDD

難度調整:給不太能分辨顏色的玩家

遊戲一次可以訓練多種能力,也就是玩家一次需要表現出多種能力。
如果辨色力是玩家比較困難的地方,我們可以透過調整規則、降低辨識顏色的需求,讓玩家們都能享受其中。

當不使用顏色卡時,可以改用類似123木頭人的玩法:帶領者出牌,讓所有人立刻模仿動作。
大家模仿後,可以隨機點玩家,請他為這隻俄羅斯娃娃命名;
命名的規定可以結合前一篇大頭娃娃的玩法,或是簡單說出這隻娃娃的特徵(如:摸耳朵、笑嘻嘻等)。
對於認知能力較弱的玩家,也可以在這個時候教導身體部位、左右方向的認知等。

增加成就感

前面提了很多惡搞的玩法,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XD
這些惡搞的、增加難度的玩法,建議還是要看團體的氣氛跟狀況適時加入,以免弄巧成拙。

對於年幼的孩子,或是格外需要增添成就感的對象,包含機構長者或障礙者,可以參考以下技巧:​

1. 熟練規則後,真的可以讓成員來當帶領者。

有些成員在生活裡,可能不太有很多得到成就感、享受展現能力的快樂的機會。
所以如果在遊戲裡能有帶領家長老師的成就感、掌握點人權力的成就感,也是有價值的體驗。如果擔心成員恃寵而驕,那可以限制每個人主導的張數,或是玩家輪流。而表現得如何,就更是後續可以討論跟處理的主題囉。

2. 遊戲的重點是玩得開心、有所收穫,而非輸贏。

所以若是家長老師作為帶領者,不用追求每次都讓真的最快的成員得分,就像在教室點人發言,也不一定都真的點舉最快的同學一樣。
讓大家都有成就感、都玩得開心,也很重要。(而且急著擺動作的時候,也很難注意到誰真的快或慢很多!)

小結

這款俄羅斯娃娃桌遊居然有這麼多玩法,是不是也讓你很想試試看呢?

2025/4/8-15,我將會與機本玩意合作開團《俄羅斯娃娃》喔!有興趣的夥伴可以追蹤「百年好玩:臨床心理師玩桌遊」臉書粉絲專頁,不錯過團購訊息!

推薦對象

家長、老師、大人的團康活動、帶著機構長者或障礙者動一動,還有想輕鬆遊玩熱鬧遊戲的所有人!


這樣實用的遊戲,是否也吸引著你呢?
若喜歡我的教案與分享,歡迎追蹤我的FB,或是明夷工作室的IG,
可以更即時的收到我們的消息、和我們互動喔~


文章分類: 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Scroll to Top